#178 为什么校园霸凌和我们每一个人有关
Episode 178 · August 19th, 2021 · 1 hr 1 min
About this Episode
没人应该被叫做那个不男不女的「0.5」,也没有人该为自己的「特别」而感到无助。
「0.5」其实是豆豆遭遇校园霸凌的数字记忆,现在他正在一个叫「友善校园」的团队从事反校园欺凌的工作。我们想在本期节目中和他讨论一个问题,那就是观察校园霸凌,我们是否能看到恶意是如何从普通人身上冒出来的?
出于大脑自我保护的目的,被霸凌的场景常常会被人所遗忘,只留下一些令人困惑的碎片——我到底应该怎么样才是对的?为什么我会和别人不同?
记忆会模糊,并不意味着伤害可以自愈。不成熟时无法理解和消化的经历,总会在未来默默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对待他人的方式。而在真实世界,对他者的恶意或看起来不正常的行为背后,通常隐藏了孩子们无法表达的需要——它可能是不安全感、孤独,甚至是遭受霸凌后的一次求救。
除了谈到豆豆做反欺凌和性别教育的体会,我们也探讨了一些可以操作的行动,例如老师要如何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,家庭如何赋予孩子安全感,以及从孩子的立场,什么才是一致性的表达与沟通。
欢迎收听!
支持友善校园
99公益日也快来啦。欢迎在微信内打开 腾讯公益·友善校园 ,为友善校园捐款。一起行动,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。
▼主播
徐涛,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
▼嘉宾
陈杜(豆豆),关注反欺凌和性别教育的志愿者团队「友善校园」的发起人、发展主任。
▼主要话题
[09:58] 「我们班有 22.5 个男生, 22.5 个女生」
[23:55] 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
[28:43] 不是孩子有问题,而是孩子有需要
[35:07] 从源头预防的角度,我们可以做的行动
[41:07] 传递的明明是关心,接收到的信息却是不友好
[50:08] 在自己的日常中,拒绝单一化的评判标准
▼延伸阅读
- 盲点:校园欺凌中被忽视的性别视角
- 跟着老师对欺凌说“不”:一场对抗校园性别暴力的试验
- 一致性沟通:美国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(Virginia Satir)理论体系中的沟通模型。在一致性沟通中,话语中的意思与面部表情、肢体姿态、语调所传达的内容一致。
- 提及的书:关键对话
▼相关节目
#111 肖战之战中的性别刻板印象
声动早咖啡
▼音乐
- Book Bag-E's Jammy Jams
- The Path To Innovation - Airae
▼Staff
监制^ Amanda
后期^ 可特
运营^ Yao
实习编辑^ 楚樵
▼关于节目
Bigger Than Us,渴望多元视角,用发问来探索世界。
▼关于我们
声动活泼的宗旨是「用声音碰撞世界」,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。
-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:声动早咖啡、What's Next|科技早知道、反潮流俱乐部、泡腾VC
- 欢迎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,搜索 声动活泼
- 期待你与我们发邮件反馈,邮箱地址是:[email protected]
-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,也欢迎打赏支持:https://etw.fm/donation